19 11
2018

升级类消费品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在路上!

发布者:中证品牌部 来源:

  • 升级类消费品快速增长,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

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0月社零增速8.6%,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尽管有小幅下降,但相比于投资增速的下滑,社零增速下滑就显得不那么明显,相对来说,处于可接受区间。

 

2013年到2018年3季度期间,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上升,尤其今年年初至三季度,上升趋势更加显著。而另一方面,进出口对GDP贡献度出现显著下滑,说明我国已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

 

从消费品类上看,我国升级类消费以及享受型消费占比在持续上升,具体表现在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消费占比的提升(图表1)。可以明显看出,从2013年到2017年,食品烟酒、衣着等消费占比变化率均不同程度降低,而升级类消费占比变化率均大幅度上升,尤其医疗保健占比增长率达14.79%,表明国民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有了很大程度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近年来持续下降。恩格尔系数表示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该比例越大,表明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也从侧面说明在非食品消费上的比例有所增加,也印证了上面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支出占比增加的事实。

 

总体来说,尽管短期我们看到10月社零增速出现小幅下降,但拉长时间轴来看,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并且升级类消费品的增长说明了消费结构性升级确确实实的存在。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前两年去杠杆和17年去产能导致利润向上游移动(主要是国企),多方因素导致内部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和依靠力量,因此加大消费动能和意愿成为当务之急,更大规模降税政策仍要持续加码。

 

二、进博会开进口之窗,“双十一”彰显国人购买力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已经成功举办,这个博览会不是一般的博览会,"不一般",很大程度体现在进口博览会所展出的新技术、新产品上。在本届进博会上,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其中一项成交金额排名前三的展区分别为:第一,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成交164.6亿美元;第二,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交126.8亿美元;第三,汽车展区成交119.9亿美元。

 

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亮点,第一,成交金额巨大,在也是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累计出口交易额仅为约298.6亿美元,相比之下,首届进博会累计意向交易额将近广交会交易额的2倍;第二,政策导向明确,意向成交金额最高的是智能机高端装备展区,表明国家目前制造业升级转型大方向非常明确,这一点从之前我们分析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和工业增加值上也可以得到印证。

 

而在进博会开幕前,财政部公布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展品清单》,在这份清单上,优惠排名前10的企业和商品都是高端制造或者精密仪器等高技术型产品,从而更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制造业升级政策的决心和信心。

 

在清单后面大部分,则是一些消费升级类或享受类商品,比如化妆品、珠宝首饰、游艇、保健品以及装饰艺术品等。由此也可以看看到消费升级趋势的演进正在加速,也说明了中国正在由原来的“世界工厂”向“世界卖场”转变。

 

此次进博会另一大亮点是与“双十一”的叠加效应。2018年“双十一”当天全网成交额超3000亿,仅天猫一家就实现2135亿元的成交。《福布斯》13号发文称,以“黑色星期五”和“剁手星期一”两者之和都不如双十一的一半,这一数字让西方的传统“剁手节”显得相形见绌。中国人买买买的能力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丝毫没有减弱。

 

在进博会展会上,部分进口商家也利用中国的电商平台宣传自己的商品,为双十一预热,从而提高自己商品的销量。总部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保健品品牌斯维斯在多个中国电商平台同步参与“双十一”活动,举办的网络直播活动吸引124万网民观看,成为“双十一”期间最畅销的保健品品牌之一。斯维斯董事总经理奥利弗·霍恩表示,他们的商品目前对华销售额已占据全球销售额的37.1%。

 

这些数据都反映出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市场潜力之巨大,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与之相比,曾经的“中国制造”是西方国家对华的经营策略,但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一个趋势,那就是“为中国制造”。

 

三、消费升级呼吁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当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欧盟内部分化严重,全球经济都处在相对萧条的阶段。国内供给侧改革仍在稳步推进,前期的去杠杆以及去产能,导致中下游企业利润被上游企业(主要是国企)挤压严重,再加上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短期阵痛,多因素叠加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能忽视。

 

10月我国进出口出现超预期表现,有一部分抢出口原因,但我们分析更大原因在于今年人民币贬值幅度加大,造成出口额超预期。尽管特朗普政府的2000亿美元商品将在2019年加征关税至25%,但人民币贬值今年以来所产生的效应,将对出口形成有力支撑。

 

在进口方面,进博会确定了今后扩大开放进口的基调,我国整体关税由上年9.8%降低至7.5%。我国陆续在汽车、药品、重大技术设备等方面降低关税,力度也在不断加码,多边及双边贸易战略加快实施,在一系列措施刺激下,我国10月进口同比增长21.4%,对于进一步增加国内消费起到关键性作用。

 

对于刺激消费,有很多途径,包括增加居民收入、加大转移支付、降低个人所得税、降低增值税、完善供给端产品结构和质量等等。如果单纯增加收入,很容易造成大水漫灌,从而产生过快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赤字来加大对居民消费的刺激。近来对于财政赤字是否应该超过3%的讨论非常激烈,个人认为在经济相对低迷时期应加大财政力度,熨平经济的短期波动,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考虑平衡财政赤字,以防止经济过热带来的非理性因素增加。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在不断加大。今年9月通过了个税法的修订,从10月1日起,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扣减基数由原来的3000元/月增加到5000元/月,并且将低收入群体的税率梯度进行了扩大,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缴费金额。

 

随后10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和财政部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可享受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从而进一步降低个税缴纳金额,减轻居民负担,刺激消费。

 

企业减税降费政策也在加快推进。截止9月底,工业增值税增速从5月份的20.2%下降至9月份的-8.3%,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速从上半年的11.8%、13.1%、7.6%下降为第三季度的-5.2%、-7.3%、-5.5%。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财政部门将着眼增强发展后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研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和更为明显降费,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