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2
2017

演唱会票房的真相是什么?

发布者:品牌公关部 来源:品牌公关部

随着演唱会市场不断走热,演出票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票面价格更是在不断突破极限,演唱会门票价值千元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同普通价位的门票相比,演唱会高价票却是市场稀缺资源,颇为抢手。那么,演唱会高价票背后的消费群体究竟有哪些,这些高价票又是否能带来等值的消费体验呢?

 

一、中青年成消费主力

 

明星演唱会向来是演出市场的一大热点,虽然演唱会的票价远高于其他演出类型,但是越贵的票意味着与偶像的距离越近,演唱会的千元高价票也呈现出一票难求的火爆行情。

 

 

综合渠道来源数据显示,在演唱会票务消费人群中,男性占据了46.2%,而女性占比则为53.8%;从年龄分布上看,17-26岁的消费者占比高达52.4%,27-36岁的消费者占比为39%,还有6.8%的消费者分布在37-46岁的年龄段。

 

在演唱会承办商张文策看来,中青年往往是演唱会千元高价票的主要消费群体,但相较之下,中年群体消费更加理智,会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反而是青年群体,对于偶像的消费比较疯狂。

 

 

与此同时,用户个人的婚姻状况与受教育程度同样影响着演唱会高价票的消费。数据显示,演唱会票消费中未婚者的比例达到70.7%,已婚有子女的比例为19.97%,但已婚无子女的用户比例则下降至8.27%;与此同时,教育程度达到本科的消费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为61.35%,但大专、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用户占比则分别为14.56%、5.21%。

 

有业内人士指出,演唱会高价票虽然有很多的消费诉求,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消费力。通常来说,未婚消费者的经济压力较小,因此诉求旺盛,消费力也强,但是已婚消费者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下诉求会减弱。此外,尽管观看演唱会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却并非刚需,特别是花费高价购买演唱会门票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二、集中挖掘粉丝经济

 

“演唱会高价票与其说是用价格筛选受众,倒不如说是对粉丝经济的一次集中挖掘。”行业评论人黎新宇表示,在实体唱片销售不景气、数字唱片正在起步的当下,演唱会无疑是明星市场号召力的一块试金石,相较于售价在5-30元的数字专辑,动辄千元的演唱会门票显然更能映衬出粉丝对偶像的衷心,“演唱会高价门票数量有限,属于稀缺资源,自然会成为粉丝眼中的香饽饽,但是未能成功抢到票的粉丝也会将目光投向下一票段,以此类推,各个票段都有粉丝填补,一场演唱会便可实现盈利最大化”。

 

事实上,近年来演唱会市场中的高价票也在不断突破极限。此前大部分明星的演唱会票价最高不过1200-1500元,周杰伦、五月天等以巡回演唱会为主的明星,最高票价也在1800-2000元之间,随后,市场中却出现了诸如3333元、5555元这样价位奇怪的高价票,但2016年,王菲举办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将演唱会高价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最低1800元、最高7800元的定价也一度引发不少争议。

 

 

通常来说,巡回演唱会的票价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场次较多,需要吸引的消费者数量也多。与之相反的是,开演场次越少的演唱会票价越高,特别是一些明星的周年纪念演唱会、主题演唱会等,需要通过较高的票价快速变现。”知名行业评论人王毅表示,仅以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为例,如果这场演唱会多开几十场,效果肯定不如只开一场来得好,可以说,这场演唱会把王菲粉丝中忠诚度和价格承受力最高的歌迷集中起来,但是最终评判一场演唱会好坏的,不是票价有多高,而是演唱会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否让消费者满意。

 

三、质量与价格应同步提升

 

“演唱会的票价越来越贵,但是体验感却不如前几年好。”在消费者孟女士看来,当舞台技术还不够发达时,虽然演唱会的舞美道具非常简单,但是现场气氛很好,偶像演唱的曲目数量也比较多。现如今的舞台特效虽然华丽了很多,也仅是起到铺垫作用,时间太长不仅费钱还让人感觉拖延,“不少演唱会都会有串场嘉宾,若是知名度不高很容易影响现场气氛,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花了很多钱购买内场票反而看得不尽兴。

 

 

对此,黎新宇指出,现在有不少演唱会其实就是在消费粉丝情怀,一场演唱会从筹办到开演虽然有固有的流程,但是明星本人是否用心从演出效果就能看出来,尽管目前演唱会市场很热,但同样遵循二八原则,仅有少数演唱会能赚到钱,而这些可以实现盈利的演唱会,除了明星本人的市场号召力外,演唱会质量同样重要,“有一些明星为了让演唱会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对场地灯架、升降台、吊索等硬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会专门定制一些舞美道具,这样演唱会自然更受消费者青睐”。

 

例如3D多媒体技术在演唱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息投影、VR技术的引入,也让演唱会有了更为浸入式的体验。

 

 

促成演唱会高票价的原因有很多,制作成本、安保费用、人力支出等都是可观因素,但是粉丝在购买高价票后能否拥有等值的观看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明星本人市场影响力的延续性。

 

演唱会的票房真相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影响演唱会票房的关键三大因素:

 

第一:演唱会总场次、观众人数、总票仓的几何式增长。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现场音乐票房增幅较大,比2015年增加了7.64亿元,增长21.6%至43亿元,达到近4年最高。票房主要来源于大中型演唱会演出增加,其票房达35.58亿元,较2015年涨幅20.3%。2013年-2016年全国现场音乐演出场次逐年增多,增长幅度均保持在10%以上。2016年全国现场音乐演出场次相比2015年增加了1381场,增幅达13.2%。演唱会票房37.34亿元,成为演出市场主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全国演唱会演出吸引观众763.9万人次,较2015年增加82.8万人次,同比增长12.1%,达到自2012年以来新高。

 

这一点,作为一个大的行业趋势和政策环境利好,从最初影响到演唱会等演出项目的票房预期和走势,演出市场整体走向繁荣,对于相对处于疲态的演出项目其实也有带动作用,因为规模和从众效应,会带来许多“追风口”的资方和消费者,无论从商业投资(TO B)的角度还是顾客销售(TO C)的角度,都会为演出项目的营收和商业模式带来利好。

 

第二,优质的演出内容掌握在实力和经验丰富的演出巨头手上,演出巨头是票房的保障。

 

成为最大的现场音乐市场。2016年全国有50家公司作为大中型演唱会的全程主办方,相比2015年增长了56.3%。类似于中国内地的电影产业院线电影票房一样,音乐演唱会的场次、观众人数、总票房都在日益增长,而且绝大部分的头部内容产品——知名艺人个唱项目掌握在少数的大型演出公司手上,而这些公司均是拥有很强全国网络和制作、宣发、商务和执行能力的演出公司,有能力掌控全国巡回式大型演出,例如:2016年老牌的亚洲演出公司I.M.E娱乐集团,操盘了当时红遍亚洲的韩国组合bigbang的亚洲巡演,仅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就主办或承办了超过30场,票房规模(不考虑黄牛以及票务溢价因素)超过5亿。

 

也就是说,一个拥有绝对实力和经验的演出公司操盘艺人的演唱会,是对演出项目和艺人的定心丸,在这一点各行业是互通的,公司实力、经验、资金、渠道以及运营能力的强大,在任何行业和产品销售上,都是“硬通货”。所以,这也充分印证了维弗烈度·柏瑞图的“二八定律”,演出行业80%的利润收益掌握在20%拥有强大实力的演出公司手上,演出行业最赚钱的艺人演出项目仅占比不到20%。

 

由于演出巨头公司对于操盘大型演出的经验和案例的绝对优势,所以造成有市场预期的优质头部演出内容或艺人,首要选择为有保障的演出巨头,其实许多一线艺人在开场之前,都会要求跟主办方签署现场观众人数的对赌协议,基本上头部艺人的要求为个唱上座率要在80%以上,否则艺人有权拒绝出演。而头部艺人项目的这个协议,许多中小演出公司未必敢贸然下赌注,因为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需要类似之前电影票房注水那种方式,自掏腰包作假票房。

 

第三,宣发因素、政府关系及商业模式。

 

一个成熟的演出产品,会拥有强大的宣发团队和稳定的政府关系,并且拥有最完整的商业模式和销售预案。一个正常的体育场级别大型演唱会项目,正常需要提前一年筹备,提前半年报批,提前三个月做项目发布会,并保证票务尽量有超过60天的销售时间。只有文化报批通过了,演出项目才能进入媒介宣发阶段,才能召开新闻发布会,只有场地公安和消防报批取得的后,才可以进入项目的实际销售环节,我们俗称:“开票”。

 

从销售上看,如今的传统票务网站为什么敢于不断尝试操盘演出项目甚至巡演项目,是因为票务公司不仅掌握了销售端和用户数据,而且绝大部分的票务公司都拥有成熟的项目宣发体系、销售终端、场地资源和当地政府关系,可以在项目媒体传播、话题制造,销售渠道、场地档期、项目报批等方面拥有自身的优势。像大麦网、永乐票务、聚橙网等都成立了自己的娱乐内容或演出公司,专注运营大型演出。如今,更多的互联网巨头进驻到票务和演出行业,比如微影时代的娱票儿、阿里的淘票票、百度的糯米票务等,也在逐步利用自身平台的优势和互联网大数据,更多参与粉丝经济类演出项目的运营。

 

以上仅是影响演唱会票房最关键的三大外部因素,还有很多的内外部因素也非常的重要,例如演出项目的评估,演出的开票人数、票价、票段、演出项目艺人的粉丝数据、粉丝购买力、当地城市人均的娱乐消费水平、当地城市区域时间内的类似演出项目频率等等,这些问题,以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