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04
2018

市场缺钱非“钱荒”,坚定去杠杆仍在路上!

发布者:品牌公关部 来源:中证金葵花研究部综合

 

 

 

4月25日,央行最新降准措施正式开始实施,净释放资金规模约为4000亿元,趋紧的市场资金面并没有明显缓解。当下货币供应内在场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又该如何认识降准与去杠杆之间的变化?

 

 

一、市场缺钱,非“钱荒”

 

4月17日,央行决定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但在之后的一周,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不降反升。对于不少交易员来说,从央行公布定向降准到定向降准实施的这一周,资金面的紧张超出预期。资金面紧张背后,是债市上涨后机构纷纷追高,并普遍在资金端采取了滚隔夜和加杠杆的方式。

 

4月24日早盘,不少银行资金交易员纷纷顶格融入隔夜及7天期资金,银行间市场质押式隔夜回购利率(R001)曾一度触及最高利率21%(收盘在4.05%),资金面一度陷入紧张状态。非银资金面紧张持续,上交所国债逆回购GC001利率早盘一度飙升至10.6%,深交所方面,隔夜到7天各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大幅高开。

 

4月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已达3900亿元,在4月18日和4月19日两个资金面受缴税扰动最大的交易日,央行净投放量就高达3400亿元。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流动性供给合理的前提下,加杠杆买债推升了金融机构资金需求,才是近期资金面超预期紧张的根本原因。4月24日,同期10年国债利率则由3.66%降至3.59%(4月18日曾一度降至3.5%)。

 

 

                

 

 

 

综合来看,这一次货币市场利率的飙升,不是“钱荒”,而且受降准政策刺激下的,市场预期快速转为极度乐观的表现,出现了借钱抢劵的行情,因为大家都预期伴随4月25日降准资金的到位,无论是货币市场利率,还是债券市场利率均将大幅下行。

 

 

二、净释放4000亿,资金面依然趋紧

 

4月25日,央行最新降准措施正式开始实施。不同于以往的单一操作,此次降准采取了以降准资金偿还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的方式。根据测算,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1.3万亿元,扣除偿还MLF部分外,净释放资金规模约为4000亿元。

 

在央行近年的流动性操作中,这种以降准资金偿还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的方式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此操作有两方面意图:一方面,降准释放的资金,主要注入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改善中小银行流动性;降准后,银行以自有的长期资金,替换MLF短期资金,改善了银行的流动性结构,可以更为有效地熨平市场波动。

 

4月25日,央行公告称,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考虑到以上安排净释放的流动性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500亿元。

 

25日不同期限Shibor数据显示,初隔夜,一周、二周与一个月等短期限Shibor品种继续上涨,3个月、6个月、9个月与一年等中长期限Shibor品种微跌。

 
 
 
 
 
 
 

整体来看,市场流动性继续维持趋紧状态,央行降准措施正式开始实施并没有明显缓解市场流动性。

 

 

三、经济增速下行与变化的货币供应场景

 

当下,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GDP增速缓慢下行是未来大趋势。与此相伴随,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应内在场景也在发生悄然变化。

 

过往GDP高速增长场景下,经济体中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的闸门有两个:其一,政府、企业、居民与金融机构加杠杆,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其二,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加,大部分以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的形式直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货币乘数效应。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背后有两层含义:其一,约束信用创造货币机制,控制货币供应增速,这主要通过金融去杠杆与经济去杠杆来实现;其二,保障外汇储备规模与跨境资金流动稳定,预防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减少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今,GDP告别了数量目标,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粗暴经济刺激措施会减少。2018年及未来,与经济增速缓慢下行、增长质量逐步提升宏观基本面场景相对应,货币供应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认为,伴随金融和经济去杠杆的推进,信用创造货币机制将受到约束。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汇率运行越来越市场化,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也将降低。这两方面决定了2018年货币环境场景是,货币供应增速将持续下行。

 

 

四、金融系统精准试探与坚定去杠杆之路

 

央行货币、流动性工具,注入的资金增量,主要享受者是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占的份额一直都比较少。此次,央行降准偿还到期的MLF,对于大行来说,意味着收回流动性。但对中小银行来说,这种方式实际是注入流动性。大小银行之间一“收”一“放”微妙之处在于,变化的是流动性结构。

 

资金价格维持高位水平,强力去杠杆大背景下,负债来源相对单一,长期依靠同业负债的城商行、部分农商行,流动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中小银行向央行借钱,一来份额不多,二来成本较高,而且有期限限制,不太敢把短期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存款准备金是银行自有资金,而且不存在期限限制,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同时,MLF等流动性工具的成本,要高于央行支付的存准金利率,这种“不对称”降准,有利于中小银行对冲资金成本压力。

 

4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提出,要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而此次降准,可以看做是对不同金融机构去杠杆的节奏把握,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对冲监管与去杠杆的流动性压力,防范系统性风险暴露。

 

 

 

                        

 

 

 

 

同业负债往往伴随着层层加杠杆,如果单纯通过流动性工具和降准,监管无法清楚识别银行间的杠杆情况。降准之后,中小银行可用自有资金增加,可以降低对同业、杠杆的依赖,其流动性结构会趋向稳定,有利于监管摸清银行间的真实杠杆情况,及时有效把握市场可能出现的流动性波动,并及时采取措施平抑波动。

 

2018年“两会”结束后,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再度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次提及结构性去杠杆。由此可见,去杠杆仍在路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并无转向宽松的政策前提。

 

对于坚定去杠杆,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去理解。

 

上个世纪90年代,从国际的标准来看,日本GDP增长还是很快的。虽然日本感到沾沾自喜,但即便如此,日本却不能能接受经济增长在下降的现实,所以就加杠杆。从而导致了货币宽松,然后就导致了日本日元的泡沫。最后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随之迎来失落的十几年。

 

面对经济增速下行,日本选择加杠杆刺激增长。事实证明,这是极其错误的政策选择。虽然天下没有后悔药,但是日本教训却给中国极大启示。读到这里,大家应该深刻明白了,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大趋势下,中国坚定去杠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