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11
2018

“三新”经济成GDP源头活水,高技术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者:中证品牌部 来源:

一、三新GDP比重提高,成为经济增长源头活水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了2017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9578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而2016年该项指标为15.3%,“三新”经济增加值稳步增长。

“三新”经济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简称,是经济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三新”经济增加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进行“三新”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那么这个“三新”经济的范围都有哪些呢?根据统计局2018年8月公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的规定,包括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

 

分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三新”经济增加值为5998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0.7%;第二产业“三新”经济增加值为54253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6.6%;第三产业“三新”经济增加值为69326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8.4%。第三产业“三新”经济增长迅速,增加值现价增速为17.0%,相当于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加值来看,目前新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尤其服务业占比更大。但究其根本,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是依托技术进步、科技研发的投入以及制造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因此,新经济增长的核心仍在技术进步以及制造业增长。

 

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6.7%,较上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总体平稳,但仍有下降压力。目前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结构转型,结构性增长开始显现。由于传统经济增长缓慢,并且传统经济的体量过大,造成其对整体经济的拖累效果明显。

 

而尽管新兴经济增长保持两位数,但体量仍相对较低,因此对于经济拉动暂时不太明显。但随着结构化转型升级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新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将会逐渐显现。

 

二、新动能指数高速增长,五大方面展现之所在

新动能指数是以上面提到的“三新”为主体内容的统计指标,包括五大指数:知识能力指数、经济活力指数、创新驱动指数、网络经济指数、转型升级指数。

 

该指数以定基法为计算方法,基期是2014年,指数值表示报告期的值与基期值之比。此次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新动能指数,2015-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

网络经济发展最快、贡献最大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固定宽带和移动网络的不断提速,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凸显。2017年,网络经济指数高达362.1,对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贡献为34.5%,发展最快,贡献最大。从主要构成指标来看,2017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2.7亿户,比上年增长16.2%,增幅提高2.8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达245.9亿GB,是2016年的2.6倍、2015年的5.9倍、2014年的12倍之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5亿户,比上年增长17.3%。

 

依托互联网平台,线上消费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消费模式异军突起。2017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达到29.2万亿元,增长11.7%。网络消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2.2%,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2.0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16年的12.6%提高到15.0%。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62万亿元,继续稳定增加。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零售企业网络化智慧化运营的推进,人们消费习惯逐渐改变,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2017年,全国网购替代率为80.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继续稳步提高。

 

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稳定增加,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随着“双创”广泛开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兴起,大大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2017年,经济活力指数为284.3,比上年增长38.4%。从主要构成指标看,2017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从2016年的1651.3万户增加到1924.9万户,增长16.6%,日均注册5.3万户;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从2016年的3255家增加到4063家,增长24.8%。2017年,创业板、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达到12340个,增长15.0%,是2014年的6.2倍。网络经济的持续繁荣助推物流生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快递业务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2017年,快递业务量达到400.6亿件,比上年增长28.0%,成为经济新活力的鲜明标志之一。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技术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以及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地,科技企业加快成长,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2017年,创新驱动指数为143.3,比上年增长13.4%。从主要构成指标来看,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年累计毕业企业数从2016年的9.0万个增加到2017年的11.1万个,增长23.4%。2017年,企业R&D经费增长12.5%,增速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R&D经费支出占GDP之比从2016年的2.11%提高到2017年的2.13%;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增长17.7%,增速比上年加快1.7个百分点。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不断取得新成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2017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32.3,比上年增长6.4%。从主要构成指标来看,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0%,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4.4个百分点。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1.3%,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企业业态上,2017年,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5%;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四上”企业占比为9.5%,比2014年累计提高3.6个百分点。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3.7%,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高技能人才占比逐年提高,研发效率不断提升

知识是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支撑要素,技能人才是新动能转化为新生产力的关键所在。2017年,知识能力指数为128.5,比上年增长2.7%。从主要构成指标来看,2017年,经济活动人口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0.78%,略高于上年;“四上”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14.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非信息部门信息人员比重为2.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R&D人员全时当量为403.4万人年,比上年增加15.6万人年。

 

三、新动能下高技术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018年1-10月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9.1%,比2017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5.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2018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长11.9%,而同期制造业整体累计同比增长仅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6.4%,从而可以看到高技术制造业在今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动能。

 

我们看到首次发布的新动能指数中,网络经济呈现“一枝独秀”的增长势头,但随着2018年互联网消费群体出现下沉的趋势,前期的人口红利已经充分释放。“互联网下半场”已经开始,各种红利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随着渠道下沉,更多是在做大存量,但创新模式已经开始遇到瓶颈。

 

从中国制造2025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路线清晰的指向高技术制造、高端装备以及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在网络经济发展开始遇到瓶颈之后,高技术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将担起引领产业结构转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