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05
2018

中国市场全球聚合力爆发了!

发布者:品牌公关部 来源:中证金葵花研究部

 

 

 

 

面向全球,中国正逐步形成开放新格局。这意味着巨大的广阔市场。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公司和经济体来说,中国这个市场的诱惑力都是不可抗拒的。

 

 

一、转眼加入世贸组织17年,一个新的贸易数据变化

 

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随即递交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通知书。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一个月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转眼,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17年了。在这期间,依靠人口红利、资源与环境等要素,中国慢慢成为全世界的低端制造工厂,为发达国家生产着廉价的商品,赚取着微博的利润。在这期间,中国通过持续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超发的货币洪流将房价推升到了天上。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的水、土地与空气变脏了。在这期间......

 

步入2018年,伴随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和开放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贸易格局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

 

5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18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逆差28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3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76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8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2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282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545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62亿美元。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逆差282亿美元,这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7年之后经常账户首次出现逆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经常账户呈现逆差,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及货物进口增长较快影响。“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推动我国货物贸易更趋平衡,且受年初假日因素影响,第一季度货物贸易差额一般为当年低值,预计全年经常账户收支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发言人表示。

 

2018年第一季度,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545亿美元,跨境资本延续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净流入的趋势。2018年第一季度,直接投资呈现净流入502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在构成上,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81亿美元,同比下降12%;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6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境外投资者继续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

 

 

二、消费、进出口与投资格局趋势性变化的场景逻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7年之后,在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首次出现逆差,短期数据变化具有一定季节性因素,其实这更是这一数据长期变化的拐点。驱动这一变化的深层因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趋势与扩大开放战略。

 

目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阶段,效益与质量成为政府审美新标准,消费、进出口与投资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调整。

 

关于这一趋势变化,中证金葵花研究部在2018年1月初撰写的《立体推演经济运行新场景,把握配置新趋向——2018中国宏观经济与股权市场投资展望!》年度报告中,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场景推演!下面,我们全文引用报告中的内容,再次表达一下我们的前瞻观点。

 

站在新旧之交路口,复盘2001年至2017年期间的消费、进出口与投资格局,以及政府政策措施。关于2018年及未来,消费、进出口与投资格局一些可能的趋势变化是十分清晰的,这些场景都是向着2020年,2035年,长远时间演变的。

 

(1)消费成增长主要动力,结构向中高端稳步迈进。伴随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冲刺迈进,在经济增速缓慢下行趋势中,消费将成为贡献高质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中高端、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成为主流,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中高收入群体将成为拉动这方面消费的主体。

 

(2)低端产品出口将减少,中高端产品进口将增加。随着制造业成本的上升,一方面低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减弱,同时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中高端产品消费快速增加,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我国进出口贸易要主动做出改变。

 

把我国建成经贸强国是新时代的重要目标,2018年贸易格局的变化可能会加快。新格局场景变化方向是,低端产品出口将稳步降低,中高端产品出口占比会逐步提高,同时中高端产品进口将增加。

 

(3)投资需求持续放缓,结构将继续优化。目前客观情况是,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在减少,而且很多投资品已经产能过剩。经济高质量增长阶段,投资需求必然将趋势性放缓,但是投资结构会明显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双创与股权市场大发展,社会融资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民生类、技术创新类、高技术领域和短板领域的投资增速将保持较快节奏。

 

基于以上分析,2018年1月份,我们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两条主线,其一,压缩过剩低端产品供给,其二,增加不足和中高端产品供给。进出口与投资结构在持续优化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伴随经济增速下行而相应降低。

 

高质量经济阶段,消费升级自然成为承载经济下行的主要动力区域。大周期演变场景下,相关行业投资机会是较为明确的。这就是立足于消费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线索,重点挖掘刚需与上行趋势行业领域中的投资机会。

 

 

三、产业转型升级与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进击迈进集结号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频频被外国称为“世界工厂”,反映了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以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出口型制造业的发展及迅速壮大。

 

例如,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是27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位,相当于美国出口额的34%,德国的49%,日本的56%。而到了2016年,中国出口总额达20974.44亿美元。相较2001年,增长了近10倍。

 

近十年来,中国制造业几乎生产了全世界的中低端消费品,却面临着“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在GDP高速增长阶段,大部分制造业产品位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虽然我国首款大飞机C919估计只要四、五年或更短时间就可以实现量产,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将越来越大,但是不能根本改变中国制造业的格局。

 

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顶层设计核心瞄准的就是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这意味着未来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与增长动能等,都与高速增长阶段是完全不同的。

 

GDP高速增长阶段高度依赖能源、土地、廉价劳动力投入,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业、矿业比重较高,产业链主要是中低端,依靠投资、中低端消费拉动。

 

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增长将更多依靠科技、人力资本、信息、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来推动,传统要素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多依靠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来推动,产业价值链将逐步比较完整,并主要居于中高端。

 

中国整个制造业质量提升,尤其是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是一个攻坚克难的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这相当于吹响了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制造领域进击迈进的新集结号。

 

我们认为,在以提高供给质量与优化供给结构为中心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业将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迈进。在政策与社会资本支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节奏将加快。

 

制造业向高质量、中高端迈进吹响集结号,最终将趋势提升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价值,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企业。我们的价值审美标准也要跟上,这样才能够发现价值所在,进而布局优质潜力资产。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巨大的广阔市场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窗口期,美国选择了单边主义、封闭与贸易战。中国则顺应开放融合大趋势,奉行多边主义、主动增加进口与进一步扩大开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明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中国明确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并向世界宣布推出重大举措进一步扩大开放。其中,中国不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我们要看到,主动扩大进口是中国对全球市场进行需求管理的一大创新。同时对现在的贸易规则来说,更是一大变革。

 

今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随着进口政策的实施,必将对失衡的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对内,也将改变着很多产品原来的市场供求结构,以及价格水平。这些变化都是全球贸易与国内市场演变的大趋势。

 

我们看到,面向全球,中国正逐步形成开放新格局。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来说,中国全面开放新格局与扩大开放新举措,这意味着巨大的广阔市场。对于任何一个跨国公司和经济体来说,中国这个市场的诱惑力都是不可抗拒的。

 

 

五、中国市场全球聚合力:芯片巨头ARM在华组建合资公司,中资将控股并寻求本地IPO

 

据《日经亚洲评论》5月2日报道,ARM与中资成立合资公司ARM mini China。ARM将放弃对这家合资企业的控制权,中资持股51%、ARM持股49%。

 

报道还称,这家4月刚刚开始运营的合资企业将寻求在中国IPO,并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包括授权和版税业务。在中国政府鼓励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大背景下,ARM mini China的IPO申请可能会得到中国监管机构的快速批准,就像之前的富士康那样。

 

 

ARM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芯片技术提供商之一,主要从事低费用、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研发,全世界99%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所有的iPhone和iPad都使用ARM芯片,多数Kindle阅读器和Android设备也都采用这一架构。

 

2016年7月18日,日本软银(SoftBank)与英国IP矽智财授权厂商安谋(ARM)共同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SoftBank将以每股17英镑,较目前股价溢价43%,合计共243亿英镑的金额收购ARM,交易金额之大,引发市场的哗然。2016年9月5日,Softbank完成以310亿美金收购安谋控股的交易,后者股票退市。

 

ARM与中资成立合资公司的报道,恰好印证了今年4月初ARM中国在寻求中国资金注入的传言,此举是为其A股上市铺路。依照此前流露的信息看,2021年底将是安谋中国预期IPO的时间节点。

 

事实上,ARM试图分割中国业务之事早有眉目。2017年5月,ARM曾与厚安创新基金签署合作备忘录。厚安创新基金是2017年1月由中投、丝路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与ARM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双方计划成立由中方控股的合资企业,该企业将担任起中国重要的芯片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平台的角色,ARM为其提供芯片相关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支持和培训。

 

不过,具体双方合作细节并未公开。就目前从工商注册信息获悉,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仍为ARM LIMITED 100%控股,工商信息变更尚未完成。但合资公司已启动试运营,工商变更或很快将见分晓。

 

拥有绝对移动芯片霸主地位的ARM25%营收来自中国,ARM中国业务的高增速有望使中国5年内成为ARM最大市场。从更长远的角度看,Arm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年初时指出,到2035年,全球万亿设备互联,全球累计IoT(物联网)设备新产值将达30万亿美元,中国将占据其中33%份额;接下来20年,中国IoT相关设备及产值将超过60万亿元。

 

这是ARM所看重的中国市场契机,即使需为之让出中资进入的部分利润空间,但因此获得的中国政府支持或能让ARM在中国市场更如鱼得水,ARM将通过合资公司向中国市场销售其IP。

 

站在中国芯片发展角度看,中国芯发展难某种程度与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摸索有关。若成立的ARM中国合资公司能获得ARM技术支持,将有助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同时,合资企业将有望研发中国本地定制化产品,并借助ARM拓展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