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07
2018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的三道重力坝!

发布者:品牌公关部 来源:中证金葵花研究部

 

一、金融稳定对中国如此重要

 

2008年,那场发自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至今仍在发挥余威。每当谈起,人们在更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之时,还是敬畏那次危机巨大的破坏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日央行开动印钞机,通过多轮QE操作向金融系统注入天量流动性,短期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破坏。中国也先后通过4万亿投资计划、棚改货币化安置等刺激措施,稳定了经济运行和增长。

 

转眼10年过去了,欧美日等慢慢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经济运行步入了复苏轨道。中国经济增长也由以GDP为中心的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纵观百年全球金融史,每一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往往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膨胀,金融机构的冒进扩张,金融市场乱象频发。

 

过去10年中,在量化宽松政策作用下,欧美日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膨胀。而我国在4万亿、棚改货币化安置与刺激消费背景下,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在急剧增加之时,经济、金融与居民消费杠杆也快速上升。这些都无形中将全球金融系统推升至了一个新的不稳定阶段。

 

当前,欧盟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结束,美国早已经步入加息周期。英国与欧央行也即将进入加息周期。我国去杠杆也已经有两年半时间。

 

未来几年,在全球央行同步进入收缩周期背景下,对于中国来说,保障金融系统稳定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从现在到2020年,如果去杠杆力度把控不稳,或者政策措施选择不当,在金融系统引发危机,那么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是致命一击。

 

在世界经济深刻大调整背景下,面向2020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于如何保障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稳定,我们认为需要牢牢筑起三道重力坝!

 

 

二、第一道:外汇储备规模稳

 

金融系统稳定的第一道重力坝是保障未来几年外汇储备规模稳定。不要在意汇率的升值,或者贬值。只要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就不会发生跨境资金集中流出引发的系统危机。此时,坚决不能犯“牺牲外汇储备保汇率”的政策错误。

 

委内瑞拉曾是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国家,拥有全球第一的石油储量。2011年,委内瑞拉拥有约300亿美元外汇储备,2015年降至200亿美元。2017年,委内瑞拉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自1995年以来首次跌破100亿美元。相伴随的是该国货币强势玻利瓦尔的极度贬值,债务违约担忧升温,以及超级通货膨胀。

 

可见,跨境资金流动有序稳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运行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外汇储备规模稳定是中国金融系统第一道重力坝?具体背后的核心逻辑如下:

 

2008年至2014年,欧美日通过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中投放的巨量货币,很大一部分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缓慢升值,流入了我国。数据显示,统一时期,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快速增加,先后突破1.5万亿美元,2万元美元,3万亿美元。2014年,一度逼近4万亿美元。在这个过程中,央行通过发行货币,直接收购金融机构手中持有的美元、欧元等资产,在信贷收支表中形成外汇占款,最终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在货币乘数效应下,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快速增加。这是过去十几年,货币供应漫灌经济和社会的一道闸门。

 

 

 

2014年6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至历史最高的39932亿美元。随后在美国经济复苏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推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与保汇率思想等影响下,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下降。截至2014年底,降到38430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降到33303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降到30105亿美元;2017年1月,跌破3万亿美元关口。

 

事后来看,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了近一万亿美元。金融系统又没有刮起金融风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在这个地球上,能够承受如此负能量冲击而不动的经济体,应该只有中国了!

 

2015年至2016年,外汇储备规模以千亿美元为单位快速下降,背后是人民币兑美元面临的强大贬值压力。此时,汇率政策导向是保汇率。最终的结果是,不仅汇率没有保住,外汇储备规模也快速萎缩了。更进一步加剧了贬值预期。于是,我们看到一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节节败退的场景。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趋势下跌走势。从6.1086一路走低,最低跌至6.9633。

 

2016年岁末,国内国外各种引导人民币兑美元继续贬值的逻辑与预期也越加强烈。2016年11月19日,高盛发布2017年度全球宏观展望及投资策略。报告将未来3、6、12个月内对美元/人民币的预期,由此前的6.70、6.80和7.00调整为7.00、7.15以及7.30。高盛同时预期2018年底美元/人民币将升至7.60,2019年底升至7.65。

 

让人惊愕,高盛竟然将未来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都给预期了。媒体与市场也一致性的看空人民币。一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兵败如山倒的势头。不知不觉中,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增大。

 

然而,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没有按照写好的剧本与市场预期运行。在汇率政策导向由“保汇率”及时转向“保外汇储备”上来后,资本项目管制措施紧急到位。公安部、央行与外汇管理局等部门也加大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转移账款的行为。汇率市场运行的不对称动能被打破,人民币兑美元单边贬值预期被彻底扭转。

 

2017年伊始,人民币购汇监管新规正式施行。个人客户在购买外汇时,需要填写《申请书》。申请书上明确,“境内个人办理购汇时,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违者将列入‘关注名单’,当年及之后两年不享有个人便利化额度”。

 

在此后一周左右时间里,市场一度失控的人民币兑美元单边贬值预期被彻底打破。之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趋于平衡,外汇市场基本实现了自求平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强势上涨通道。

 

央行2018年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较11月末的31193亿美元增加了206亿美元。从2017年全年来看,外汇储备规模自1月降至29982亿美元后稳步回升,年末较年初上升1294亿美元,升幅为4.3%。

 

而步入2018年4月17日以来,在美元指数强势升值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出现显著贬值。6月份以来,贬值节奏进一步加速。此时,市场又出现保汇率的声音,这是极其错误的政策声音。

 

7月9日,央行数据显示,中国6月外汇储备31121.3亿美元,预期31028亿美元,前值31106.2亿美元。环比上升15亿美元,结束两个月连降。

 

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加速下跌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没有萎缩,反而出现环比上升。背后明确的信号是,央行政策目标已经牢牢地定位在保外汇储备规模稳定上来,不再考量短期的汇率波动。

 

 

三、第二道:实体经济杠杆稳

 

金融系统稳定的第二道重力坝是,保障实体经济杠杆稳定。2015年6月中旬,股市一刀切去杠杆引发“股灾”给我们深刻教训!未来,坚定去杠杆之时,一定要坚决避免总量层面一刀切。结构化去杠杆,也要谨慎地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政策实施已经历时两年半,从实体领域逐步向金融领域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果。

 

2017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明显放缓,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数据显示,2017年杠杆率比2016年高2.4个百分点,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杠杆率年均增幅低10.9个百分点。2018年一季度杠杆率比2017年高0.9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个百分点,去杠杆成效渐显。

 

从企业部门看,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回落。2017年企业部门杠杆率比2016年小幅下降1.4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净下降,这一下降显露出趋势性,2018年一季度企业部门杠杆率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则相对稳定或有所提高。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杠杆率仍低的住户部门杠杆率稍有提升,考虑到我国住户部门62.1%的贷存比,债务完全可覆盖,不良率低,流动性风险可控,因而,这一类杠杆率的小幅上升不构成风险,反而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化成提升美好生活需求的动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质量经济发展。此外,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回落。数据显示,2017年政府部门杠杆率比2016年低0.4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回落,2018年一季度进一步回落0.7个百分点。

 

今年4月份,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这既是对前期去杠杆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后续深化去杠杆工作方向的指示。

 

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会议提出,监管体系建设和金融风险处置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去杠杆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业务收缩,一些机构野蛮扩张行为收敛。这可以视作对金融领域去杠杆工作进展的阶段性总结。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监管层将更多注重结构性去杠杆,避免过度使用在总量层面一刀切的去杠杆措施。宏观杠杆率的有效下降,结构优化,金融领域杠杆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稳定,将为当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营造更有利的条件。

 

如今,经济与金融去杠杆已经两年半,系统性影响越来越显现。眼下,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变得更为重要,各类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稳杠杆应是政策的主旋律!

 

 

四、第三道:市场预期引导稳

 

金融系统稳定的第三道重力坝是,央行市场预期引导稳,一定要牢牢地把控着市场预期。

 

2018年以来,债券违约、流动性紧张、汇率下行和股市下泻等相继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贸易冲突呈长期化和高度不确定性。尤其是6月以来,人民币贬值贬值,股市又系统性下跌,目前中国极有可能出现金融恐慌。

 

金融恐慌是一种极端的集体规避风险的行为。恐慌之发生,并非市场上当真出现了大规模的金融风险并日臻恶化,而是广大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市场前景感到茫然甚至恐惧,这种恐惧心理很容易被某种外部因素引发,从而引致广大市场参与者不约而同地抽逃资金而求自保,进而引致或恶化金融危机。

 

因此,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我们在保障外汇储备规模稳定与实体经济杠杆稳定之时,一定要牢牢地把控着市场预期。100%引导着市场预期。坚决不能够让市场自身发生混乱。

 

6月18日,央行官网发布一则央行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的稿件,其中释放一个重要信息:央行已“成立国际金融风险跟踪组,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判断,未来市场预期发生金融恐慌的概率较小。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根本在外汇储备规模稳、实体经济杠杆稳与市场预期引导稳。只有牢牢筑起这三道重力坝,那么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系统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就极其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