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07
2018

雷暴连连,请构建可“避雷”的资产配置方案!

发布者:品牌公关部 来源:中证金葵花研究部

 

一、2018,P2P行业的雷暴潮

7月6日,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国内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一年间,新增P2P平台141家,消亡1407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P2P消亡平台数远高于新增平台数,说明行业发展已告别起初的野蛮生长态势,进入淘汰期。

 

具体而言,2018年上半年消亡平台类型中,长时间网站无法访问511家,占比70.87%;僵尸网站(长时间网站不更新)85家,占比11.79%;跑路、经侦立案等67家,占比9.29%;主动退出18家,占比2.50%;其他40家,占比5.55%。

 

从2010年开始,网络借贷行业的成交量就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全年网络借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28048.49亿元,相比2016年全年成交量(20638.72亿元)增长了35.9%。在2017年,网络借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6万亿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网络借贷行业总成交量TOP100平台中,包括“钱爸爸”、“金银猫”“投融家”、“善林财富”等平台目前均已出现问题。

 

2018年以来,国内P2P行业出现一波爆雷潮,据行业第三方平台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231家P2P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其中,1月有22家,2月有14家,3月有13家,4月有14家,5月有10家,6月有63家,7月目前已有95家,问题平台数量递增。

 

受6月份唐小僧(累计交易金额超800亿元)、联璧金融,7月份钱爸爸(累计交易金额300亿元)、牛板金(累计交易金额390亿)、银票网(累计交易金额140亿元)、投融家(累计交易金额103亿元)、投之家(累计交易金额超265亿元)等多家明星平台爆雷影响,平台爆雷速度呈现加速趋势。

 

在231家问题平台中,提现困难的有189家,跑路的有32家,其中,经侦介入的有10家。此外还有210家平台已经宣布停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波爆雷潮中,不乏一些已经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从存管行来看,停业及问题平台的存管行主要分布在14家银行中,其中广东华兴银行最多,有8家宣布停业或者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从地区分布上看,浙江、上海、广东是重灾区,其中浙江数量最多,有70家,占比30.3%,上海以67家紧随其次,占比29.0%,广东和北京各有34家和20家。

 

P2P行业雷暴连连,众多平台消亡,说明这里不再是安全的资产配置之地。

 

二、刚兑打破,债市违约增多

4月27日,央行等机构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至2020年底的过渡期内打破刚性兑付,金融机构发行的新产品需符合意见相关规定。这意味着,受投资者欢迎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逐渐减少,2020年底过渡期满后将正式退出市场。

 

“刚性兑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行业术语,指一项金融产品不论其实际的投资业绩如何、底层资产实际的表现如何,发行该产品的金融机构均会实际上兑付给产品的投资人投资本金,以及承诺的或者隐形承诺的一定标准的收益。

 

早期个别案例的处置中具有隐性刚兑要求,由此逐步形成了路径依赖。其次,金融机构也有维护牌照价值和自身声誉的需求。为维护机构牌照价值和自身声誉,有的金融机构在个别金融产品收益率达不到预期或出现投资亏损时,可能会权衡利弊进行刚性兑付。另外,金融机构也担负着一定的维护社会稳定义务,由此造成了“按闹分配”行业潜规则的存在,最终造成了资管行业普遍存在的“刚性兑付”问题。

 

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

 

资管新规通过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操作、控制分级比例、提高合格投资门槛、净值计算等组合拳,对整个信托行业的业务结构产生了全方位的深远影响。比如债权信托,由于“资管新规”明确提出要打破刚性兑付,传统信托贷款类业务“在资金端向投资者约定预期收益,在资产端投向含有各种保证、担保措施的标的,信托公司以承担风险为代价取得息差作为利润来源的”操作模式将难以为继。

 

2018年以来,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30日,2018年共有近20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超过170亿;而2017年同期仅有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约70亿。从违约债券的数量和总规模来看,2018年至今的违约数量为2017年同期的两倍,且新增违约情况较为突出。

 

债权信托资产刚兑打破,债券市场又集中爆发违约事件,说明单个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已经不是安全的资产配置选择。

 

三、A股开启雷暴模式,避雷如履薄冰

今年以来,在金融监管与去杠杆背景下,加之中美贸易战升级,A股市场出现系统性下跌行。系统性风险不可怕,让人郁闷的是,7月以来,市场中的个股又出现了非系统性风险。这些雷暴的个股甚至有退市的风险,中小投资者将面临巨大投资损失。

 

7月中旬以来,疫苗事件引发全面关注。这次危机事件7月21日开始发酵,原因是当天发出的一篇《疫苗之王》的文章在十几个小时内刷屏。7月22日,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陈辐宽要求,成立由一名省纪委副书记和一名省纪委常委负责的专班,组织得力人员对“问题疫苗”进入山东进行调查。同日晚,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要求严查。国家药监局负责人通报了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有关情况。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检查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五家官媒相继就该事件发表评论,并将质疑指向问题疫苗流向、长生生物是否隐瞒事实、监管为何频频失守等。

 

7月23日,习大大对长生生物事件做出批示。当天,国务院调查组当天赶赴吉林,开展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案件调查工作。从7月21日-7月23日,只有短短48小时时间,中国政府完成了官媒和高层发生,通报初步情况并且展开全面调查,对涉事人员进行逮捕等动作,在这次危机发生之后的48小时迅速的进行了反应。应该来说,这次政府对疫苗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算是比较成功的,政府和官媒并没有回避问题,政府出来承诺整改和依法惩治,并且对长生生物采取法律行动,对关键人物上升到了刑事犯罪。

 

7月27日晚,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对2014年《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证监会发布修改退市规定,将涉及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重大违法行为纳入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29日发布微信内容,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不姑息,零容忍。

 

很明显,退市规定修改,这是剑指长生生物。

 

四、点线面逻辑与“避雷”资产配置方案

P2P平台一个个雷暴,个股踩雷,债权类信托刚兑打破,债务约束增多等,分析这些雷暴事件有一个共同特征,这都是一个个点事件,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面对点性特征的雷暴事件,深刻地验证了一个常识,做好资产的风险分散极其重要。我们建议投资者,立足于点线面逻辑,构建以FOF为中心的面性特征资产配置方案。

 

在“点、线、面”的逻辑思维中,点最不确定,面临的风险最大,基金与母基金在将点连成线,线拼成面之时,则一层一层地化解了风险,增加了获取收益的确定性。

 

在权益类资产选择方面,我们建议投资选择优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是因为,对于股权投资来说,为获取稳定出色的投资回报,不仅要求我们要选择好产业领域,而且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布局,即投资于股权资产变现价值链条的上游。

 

此次“资管新规”对股权投资领域规范较少,除了第11条要求投资领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外,第13条贯彻了打破刚兑的思想;第15条则是对规范资金池规则的细化。因此,整体而言,股权投资类业务是符合“资管新规”导向的业务。